第(2/3)页 两个人干的比白天工厂里快很多,干了一个多小时王卫东就安装了四五台。 他扔给刘建国一只烟,自己点一颗抽着。 “加一把劲,今天晚上所有的元件都安装完了。”刘建国说道。 “元件的钱我已经给他们寄去了,这一次合作的很愉快。”王卫东说道。 这两年下拨的电子元件都有一定的残次品,而且比例还不低。电子元件到后,厂子里的三十多人花在检测分类上的时间就要很长时间。 可是这一次这家公社的电子厂邮寄来的电子元件没有一个残次品,二极管三极管和不同阻值的电阻分别包装,看来邮寄前经过认真检测,包装的也很仔细。 邮件到了后,王卫东和刘建国直接搬回家就开始安装没有任何问题。 “这一批安装完后还让他们邮下一批吗?”刘建国问道。 王卫东摇摇头答道:“我给他们写一封感谢信,信里让他们等一等。” 他们这家小无线电每年需要的这点电子元件对于那些无线电大厂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是对于一家乡镇企业来说就是大客户。 那边一定愿意王卫东把无线电厂的全部电子元件的采购交给他们,可是王卫东根本做不到。就是他们这么小的一家工厂的生产任务也已经编入国家计划,下拨的电子元件他们必须接收,工厂里的领导也不会容许王卫东他们到一家乡镇企业采购元件,现在谁会相信一家乡镇企业? “回款先放在我这里,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年底的时候咱们两个一人一半。”王卫东说道。 一百套收音机刨除电子元件的钱还剩下一千出头,两个人一人能分五六百。 “你看,南方现在已经开始出现乡镇企业了,可是我们这里一点动静都没有。”王卫东说道。 东北还没有人想到走这条路,即使有人想这样干,地方的小气候也不容许。 就像王卫东想增加一款收音机这点小事,可是工厂里的领导不批准他就是干不了。 我点头的事情你才能干,我不点头你就不能干。而且是所有关卡上的人都要点头同意,在串联电路上其中有一个人不同意那就是不行。 “等将来我们这里政策放宽,我们也成立自己的工厂!”王卫东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