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传承-《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第(2/3)页

    这首《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是陆游陆放翁的诗。

    陆游一生最大的梦想便是恢复汉家山河,而他认为,恢复中原必要收复长安。

    故而陆游前半生一直都在四川汉中等地为了北伐长安而奔波。

    带着三湘子弟进入西安城时,左宗棠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位一生郁郁的陆放翁,这位与自己同样文武双全的大才。

    若是昔日赵构有那位富贵陛下一半的胆略,陆放翁怕也不会蹉跎终老了吧?

    相对比之下,左宗棠感到无比的庆幸。

    英雄之间哪怕跨越沧海桑田,但彼此之间仍然总是惺惺相惜的。

    实际上,后世七十年代左宗棠的墓地被盗墓贼用炸药毁坏,除了刻着“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的华表,一副腐烂的棺木和尸骨之外,墓中没有任何财物。

    曾经重走过左公柳之路的王将军得闻消息惊怒交加,立刻要求有关部门严惩罪犯,并收拢左公尸骨,重修墓地,好好安葬。

    可以说,从陆游到左公,再到王将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代代传承。

    这也是为什么朱富贵如此看重左宗棠,并将他视为大明西域藩篱的不二人选。

    当然了,朱富贵也打算找个合适的契机劝劝左老哥,百年之后还是别葬老家了,大明忠烈祠欢迎你。

    当然,对于盗墓贼这种生物,大明一向是严抓严打的。

    盗墓必被抓,抓住就杀头。

    朱富贵准备文抄的小说千千万,唯独没有盗墓小说。

    为恶贼张目,君子所不为。

    这份文化值不挣也罢。

    ·

    邀请左宗棠坐上长城小风骏,朱富贵与他一边念诗一边谈笑风生,大军缓缓开入西安城。

    西安城的百姓夹道欢迎,朱富贵看了看,果然“梳头已学京都样”,都剪掉了辫子。

    真说发式,大明还真就是比较自由的。

    你只要不怕丢人,剪个蒙古小辫也没人迫害你,最多收点重税罢了。
    第(2/3)页